《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為破碎的自己改寫一套美好的人生劇本

Kathryn Wang
Apr 26, 2022

在台中的邊譜書店,我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相遇了,它被安放在店門口,鮮橘色的書封攫住我的目光,看著封面上哀愁的蛤蟆先生,我很好奇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他會需要去看心理師、他和心理師談了什麼、他有獲得他期望的療癒跟改變嗎?我能從他們的對談中,找到我的療癒嗎?

我跟著書中的蛤蟆先生一起,和心理師蒼鷺進行了十次對談,步步逼近那個即將被揭露的「未知我」,同時承受強烈的自我質疑跟碰撞。就像每天早上起床照鏡子都看見不同面貌的自己,卻又必須接受這就是我現在的樣子。

諮商師和醫生不同,他無法直接給你解藥,讓你倚靠外在痊癒,你得經歷一段苦痛的內在探索,回應諮商師的精準提問,找到解藥的配方 💊

諮詢的過程是如此的不舒適,於是蒼鷺在一次蛤蟆暴怒時提醒道:

諮商過程中所引發的一些觀念,可能乍聽之下會覺得愚蠢、不合邏輯,甚至讓人害怕。但越是能幫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往往最可能引發激烈的抗拒。因為這些概念最可能威脅我們的心理平衡。這些觀念最有可能帶你走向深層的蛻變,而過程往往是痛苦的。(p.138)

蛤蟆選擇承受這些痛苦,從無法說清楚自己的感覺是什麼,到可以覺察細微的情緒變化、回溯過往經歷和現在的連結、理解他人的人格特性。他終於再有力量讓自己好好生活,而不只是「過活」。

文章架構一、跟自己好好說話,才有機會讓自己好好
二、由童年遺跡構成的兒童自我狀態
三、是我們自己選擇我們的情緒反應
四、玩一場「輸家就是贏家」的心理遊戲

一、跟自己好好說話,才有機會讓自己好好

蛤蟆第一次的諮商並非出於主動,他是應三位動物好友的建議前去蒼鷺小屋尋找幫助,所以蒼鷺首先問蛤蟆的是「到底誰是我的當事人」,如果蛤蟆只是為了取悅朋友們,那諮商也無法起到任何效果。

蒼鷺提到兩個關鍵字——自願和合作,諮商師和當事人都要是出於自願進行一段合作關係,蛤蟆不能只是被動「接受諮商」,而是積極「參與諮商」。諮商師會給予全心全意的關注、當事人同樣需要全心投入,待蛤蟆調整好心態,第一次的諮商也正式結束。

蛤蟆接著在第二次的諮商,開頭就被問到「你的感覺如何」,他反射性地回答「很好,謝謝」,蒼鷺追問「你真正的感覺是什麼」,蛤蟆愣住了。蛤蟆不知道要怎麼捕捉自己的情緒,就和兩年多前的我一樣,無從得知情緒如何而來、如何而去,只知道在某些時刻,自己的確會感到不舒服,但我能運用的詞語也不過如此而已。

就像很多人一樣,他從沒有用心思考、看待自己的情緒,也就很難用言語形容,當然更不可能描述給別人聽。事實上,他不自覺地發展出很多行為策略,成功逃避對於自我的認知。(p.46)

我認為這次諮商是個極其重要的建設,為了讓蛤蟆走到期望的 B 點,必須先讓他學會釐清現在所處的 A 點。過去我也曾經用特定的行為策略來逃避和自我對話,我會用大量的徒步時間填滿空虛的下班生活,不是沒有感知到失重的狀態,只是那時候的我就像破洞的氣球,怎麼使勁吹氣也是徒勞。

直到我試著用 ORID 框架分析重大情緒事件,才開始拾起散落各處、碎片式的記憶,再把它們串連起來,學習抓住當下的「情緒點」,依循著過往事件的脈絡,找出它位於哪一條「故事線」上。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書封底寫著「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我是這樣解讀的:理解並非來自於他人的認同,而是有能力自己去探究情緒的生與滅。

二、由童年遺跡構成的兒童自我狀態

我有注意到在工作場合上的我、在男朋友面前的我,分別站在獨立和依賴的光譜兩端,我會不自覺和男朋友交流時展露出「小孩子」的狀態,並非無理取鬧也不是幼稚蠻橫,而是回到孩童那樣自由奔放、偶爾有些魯莽的狀態。蒼鷺說我們所處的狀態就是「存在的模式」,無所謂好或不好,更值得探討的問題是——處在這種狀態下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你否認它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p.89)

經過蒼鷺解釋,我才知道如何用「兒童自我狀態 (Childe Ego State)」來釐清我的幼齡化行為。他說這種狀態是由童年殘留的遺跡構成,包括我們經歷過的各種基本情緒,基本情緒隨之發展成更細膩的行為模式,當我們碰到特定場景時就會觸發這些行為模式,和小時候一樣去感覺跟行動。

這麼說好像還是似懂非懂,蒼鷺接著用三原色比喻我們的基本情緒:快樂、憤怒、悲傷、恐懼,這些情緒構成「自然型兒童」,隨著個體發展,我們的情緒跟反應會受到不同因素(最重要的是父母)影響而越來越個人化。為了讓自己在不犧牲個人特質的前提下生存下去,我們會將三原色混合產生各種色調,形塑成「適應型兒童」。

「了解你的童年就是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 (p.74)」,在蒼鷺的提示下,我嘗試撈起一些童年回憶,即使對我來說像在水中憋氣一樣難受。

三、是我們自己選擇我們的情緒反應

除了兒童自我狀態,還存在著「父母自我狀態 (Parent Ego State)」,涵蓋自出來以來從父母學習到的價值觀、道德觀。蛤蟆從來沒有展露過外顯的憤怒行為,他認為自己身上不存在像好友那樣,幾乎每個語句都帶有批評跟指責的「挑惕型父母狀態」,然而蒼鷺提醒蛤蟆:要問自己的問題不應該是「為什麼我沒有」,而是「我的父母狀態是怎麼運作的」。

蛤蟆意識到他雖然沒有審判他人,卻一直在譴責自己,「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 (p.148)」,蒼鷺希望蛤蟆可以練習對自己提問,用新的觀念打破既有的認知界線,蛤蟆開始發展自我洞察的能力,意識到也許還有另一個自我狀態存在。

這個狀態不像兒童也不像父母,是最成熟也最接近當下自己的「成人自我狀態 (Adult Ego State)」,成人狀態下的自己可以忽視過去父母的聲音、童年的感覺,透過不情緒化的方式作出合理的行為決定,我們處於成人狀態時最有可能對自己有新的認識。

他的內心深處多了幾分力量,他發現自己能夠比較理性地思考那些讓人情緒翻騰或是感到害怕的觀念。當他客觀檢視自己時,他情緒波動沒那麼大了,因而更能好好地理解自己,從而學習成長。(p.154)

不過還有一件事情蛤蟆不理解,為什麼當他回到兒童自我狀態,說出「都是身邊的好友跟幼時父母對待他的方式,讓他如此不快樂」的時候,蒼鷺卻回答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只想怪罪他人讓他活得這麼悲慘,不想要為自己的情緒反應負起責任,但同時他內心深處也知道只有願意負責,才能自我掌權改變自己。

四、玩一場「輸家就是贏家」的心理遊戲

蛤蟆對自己的悲慘深信不疑,過去的幾次諮商也是一直對蒼鷺訴說他又發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件,每次都落入讓自己難堪的狀況。蒼鷺說「蛤蟆,恭喜你,你的遊戲玩得很成功」,蛤蟆玩的每一場遊戲都贏了,或者也可以說是他輸了,這些心理遊戲的型態有百百種,但每一種遊戲的結果都是會讓創造這場遊戲的人有著很不好的感受。

每一種遊戲基本上都不是出於真誠,不像正常遊戲那樣讓人覺得興奮好玩,而是會引發非常戲劇化的效果。表面上似乎是在處理現實的狀況,其實受到更迂迴的因素驅使。(p.222)

蒼鷺開始解釋處於不同心理地位的人會玩哪些遊戲,以第四象限的「我不好,你好」為例,這種人的自我評價較低落,會一直想辦法證明自己是受害者,認為自己的人生就是倒霉的;第二象限的「我好,你不好」在職場上常常可以見到,上司會大聲斥責做錯事的下屬,以證明他人的無能。

閱讀到這裡我不自覺頭皮發麻,我花了幾年時間讓自己從第三象限「我不好,你也不好」走向第一象限「我好,你也好」,破除「我們就爛」的自證預言。碎裂的家庭關係之於我的生命不再是一種詛咒,我意識到對我下咒的從來就不是我的父母,魔杖從始至終都在我的手裡。

蛤蟆認定,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p.208)

延伸閱讀 👉🏻《人間遊戲》導論: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其實只是我們在玩的各種「心理遊戲」

結語

我能理解蛤蟆交錯的困惑和豁然,那同樣也是我近年來的人生路徑,是我把自己封閉在陰冷的地下室,埋怨為什麼沒有陽光穿透進來;是我把自己縮得好小好小,不解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看向自己。

我正在自導自演一場以悲劇收尾的人生戲劇,直到我用盡全身氣力喊了一聲「卡」,情節開始轉折,原來美好的事真的會發生在我身上。

如果你拒絕相信美好的事也會發生在你身上,我完全可以同理,就像蒼鷺說的——我們無法迫使一個人進入成人狀態,只能鼓勵他進入。一切的選擇權都在於你,當你決定改寫人生劇本的那一刻,你就獲得了新生。

對於本文有任何建議、回饋、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也可以透過我的 Facebook 聯繫我 🙌🏻

--

--

Kathryn Wang

先好好過生活,才能好好做設計🌞 ig: @read_and_re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