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思考》比起職業,設計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

Kathryn Wang
Jun 28, 2022

隨著工作時面對的情境越模糊、越複雜,我也投入不少時間思考「設計是什麼、設計師應該如何看待設計、為什麼設計之於社會很重要」,而非只著重於眼前的視覺表現。

很意外的,日本設計大師佐藤卓在《塑思考》回應了上述把我困住已久的問題,我也得以重新定義「設計」對我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

文章架構一、用設計解剖既有事物
二、為真實情境而設計
三、把自己當作黏土

一、用設計解剖既有事物

這本書並非限定設計師閱讀,它可以讓你在生活中植入設計思維,大至社會和文化議題、小至超市裡的食品。有想過看著一片地瓜乾就能想到全宇宙嗎?

地瓜乾的誕生,和萬事萬物息息相關,陽光、水、土壤、氧氣、生產技術、地瓜品種改良、產品管理、包裝、價格、脫氧材料、流通、能為人體補充哪些養分等。

佐藤卓將設計比喻為一把「手術刀」,剖開既有事物,重新檢視。

這樣的觀點同樣應用於他經手的樂天薄荷口香糖、明治好喝牛乳包裝設計。

延伸閱讀 👉🏻 打造經典的關鍵思考!日本設計大師佐藤卓,親解明治牛乳、LOTTE口香糖創作過程

二、為真實情境而設計

提出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的設計師 Jesse James Garrett 談到使用者經驗設計在近二十年來的最大挑戰時,他說很多假設性的情境或故事少了「真實性」,沒有確切證據顯示這就是使用者的問題所在。

佐藤卓雖然是平面廣告設計出身,卻不會死守在工作桌前空想設計,而是身體力行潛入和產品相關的場域,讓表層的包裝設計貼近於產品內容的本質。

他檢視樂天薄荷口香糖在商品貨架上的位置、消費者會用什麼角度的視線注視它、會透過哪些容易記憶的元素辨識它。他研究明治牛乳和日本整體牛乳的市場現況、母牛如何分泌乳汁、酪農業把牛乳商品化的過程。

這兩款商品的包裝設計結構單純,目的是為了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選擇裡,容易被消費者記憶。佐藤卓挪用建築界的概念 — — 結構和意匠,思考包裝設計的脈絡。結構指的是建築物所需的柱和面等構造,意匠指的是覆蓋在結構之外的窗戶和牆壁等必要表現。

建築必須考量在自然環境當中的經年變化,平面設計則必須考量在人類記憶中的經年變化。

只要了解這個道理,就如書腰上說的,「不做設計」和「不改設計」也是重要選項。有些物品只需要保持原貌就是理想狀態。

延伸閱讀 👉🏻 使用者經驗設計迎來20年最大挑戰,設計師如何存活?

三、把自己當作黏土

看完全書後再看到書封上的「塑」字下方,有一個幾乎看不見、淺淺壓印的「する」,在日文的語境裡是「做」的意思。佐藤卓不解為什麼要在設計後方加上「する」,明明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動詞,這樣會讓大眾誤以為設計是需要主動積極去進行的。

人類打造而成的設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絕大部分的設計,人類幾乎從未察覺感受到。

設計師自身需要先對「設計」有相對正確的理解,以避免加深「設計=裝飾」的普遍社會認知,但也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設計中參入過多「自我」。原野守弘在《創意入門》提到,廣告人與其想著「我」和他人有哪裡不一樣,不如想著有哪裡是一樣的,這樣才能創造你我之間的共鳴。

不堅持自己,接納外部的各種想法,保持塑性思考,就絕對不會迷失自己。

塑性和彈性不同,這是貫穿全書的中心思想。彈性和塑性一樣會在外力施加後發生變形,不過彈性在外力消失後會恢復原狀、塑性則是像黏土一樣,形狀從此會被改變。讓自己在環境變動之中保持塑性,將能放下我執、客觀地接納和因應所處狀況。

讓我想到另一位日本鬼才設計師佐藤大就是用 Nendo(黏土)命名自己創立的設計公司,他期望他所創造的設計型態可以像黏土具有極高的靈活可塑性。

為了能夠在設計過程中適時捨棄自我,我認為要先足夠了解自我。

《塑思考》讓你踩在佐藤卓的肩膀上、以更高層次的眼光回望自己,或許你也能褪去身上的繁雜裝飾,留下原貌。

▪️ 佐藤卓《塑思考》
▪️ 臉譜出版
▪️ 購入自三重逃逸線書室

對於本文有任何建議、回饋、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也可以透過我的 Instagram 聯繫我 🙌🏻

--

--

Kathryn Wang

先好好過生活,才能好好做設計🌞 ig: @read_and_re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