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狀況轉劣點=開始運動轉捩點
原本討厭運動的女子,不可思議成功重訓八個月
健身是人生至今做過最值得的投資!現在的我是真心這樣想,也真實感受到它的好,但在之前聽到這樣的言論只會開始 murmur,上班都這麼累了哪有體力拿來運動、下班都這麼晚了哪有時間拿來運動,教練課這麼貴到底誰有這筆預算,平常多走點路吃健康點就夠啦!
這些給自己的安慰劑讓我越來越抗拒任何形式的運動,但就算是曾經奉行「能不動就躺下」的我,終於也無痛培養起規律的運動習慣,甚至現在一個禮拜沒有讓肌肉撕裂一下就感覺不太對勁。
身心開始由外向內緩速變化,我學到的不只重訓姿勢跟肌肉發力位置,還有對「堅持跟耐心」的另一層理解。
本文架構一、我的運動神經是生下來就萎縮了吧
二、陷入斷斷續續「運動&不動」迴圈
三、關鍵轉折:身體惡化後的黎明昇起
四、全面評估自我需求,慎選教練不踩雷
五、太天真了!我連好好走路都不會!
六、越忙越要堅持運動,不運動的成本更大
一、我的運動神經是生下來就萎縮了吧
會這麼排斥運動不是因為它讓我疲累,更多是源於「不自信」,只有在靜態活動下才能接近自在。
國小在操場跑步,不自覺歪斜到另一條跑道,不知道怎麼繞出完整的圈;國中接觸球類運動,看到向我丟來的球幾乎無法即時反應,永遠是球場上負責撿球的角色;高中跟朋友騎腳踏車,在斜坡上失速,直接衝到草叢堆裡膝蓋擦傷;大學的體育課能翹就翹,想過要突破自己在系上活動跳幾支舞,結果非常彆扭,討厭自己這麼缺少平衡感跟節奏感!
與其說是排斥,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恐懼」,害怕看到自己身體動起來的拙樣(在電腦前面的我比較有魅力),加上泡芙人的身型,即使不運動「看起來」還是纖細,運動對我完全沒有吸引力。
二、陷入斷斷續續「運動&不動」迴圈
大三大四那段期間(或者更早)健身風氣開始趨向主流,有次跟很久沒見的高中同學兼好鄰居吃飯,發現他的手臂變得超結實、線條很明顯,上次見面不是還超級瘦弱的嗎!看向自己被衣服掩蓋住的小腹,突然一陣心虛不能再這樣自欺欺人了。
因為害怕在公共場合運動,也不想購入太多器具,開始上網找些適合新手的徒手肌力訓練文章跟影片來看,買了一套運動服跟瑜珈墊,「我要成為擁有緊實身材的人了!」⋯⋯才怪,持續兩個禮拜我就放置不理那張瑜珈墊了。
「肚子好像變平了一點,可以暫時不用運動了」當時的想法就是這麼荒謬,以為效果會這麼持續下去(哪來的幻覺),到下次運動隔了幾個月,臉稍微圓了一點,怒跨出家門在陽光運動公園夜跑,遺忘已久的瑜珈墊也被我解除封印,可惜它只出來透氣一個禮拜,又再度退場。
接下來經過幾次同樣行為模式的迴圈,直到工作以後,長時間跟電腦相處,活動量急遽下降,偶爾心血來潮下班後走走路、逛個街,達到我自己認可的運動量,保持規律跟追求強度什麼的,實在太遙不可及了。
我沒有把運動「融入」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強硬「置入」的結果是少了它也完全不痛不癢,照樣過日子。
三、關鍵轉折:身體惡化後的黎明昇起
在沒什麼壓力的學生時期,腸胃吸收狀況已經不是很理想,有了工作壓力後還要更慘,惡化成頻繁腹瀉的腸躁症。去年四月是身體狀況最糟糕的時候,醒著會反胃腹痛、睡著會做好幾層惡夢。有次經痛到蹲坐在路邊,離家裡只剩不到 150m 的距離,但我完全沒有力氣站起來。
有天早上上廁所異常的痛,往馬桶裡看發現——我血尿了,過去身體發出的警訊我一再忽視,它只好用更極端的手法讓我知道,我沒有好好照顧它。看完醫生後,我望向家裡餐桌好幾包來自不同醫院的藥袋(泌尿科、腸胃科、中醫調理),猛然驚醒這真的是我未來想要的生活嗎?需要靠藥物支撐?
嘴上說沒時間運動,卻有時間去醫院看診、等待掛號?吃藥跟運動相比,難道我真的比較喜歡吞那些藥丸?不管怎麼想都太不合理!
尿道炎復原期間,想要運動的心情是從前沒有過的堅定,我明確地知道需要運動的理由。過去的我是這樣思考的:看到朋友瘦弱的手臂變得結實→原來他在健身房重訓→盲目跟風下感覺我好像也需要運動,小腹有點突起。
這次可以成功堅持下去的關鍵差異點是:我先確立「改善破敗身體狀況」的需求→走過多種行動路徑——看醫生、找人按摩紓解壓力、購買重力被調整睡眠,但效果都很薄弱也短暫→決心嘗試「運動健身」。
四、全面評估自我需求,慎選教練不踩雷
在上場運動之前,我花了些時間思考我的行為模式跟身體現狀,選擇最可能成功、風險最低的運動方式。考慮到過去都是關在家裡徒手訓練,沒有所謂規律跟強度可言,上健身房使用器具或許才有辦法看到顯著變化。
既然決定要去健身房,再來就是購買教練課與否的議題,一開始對教練課的必要性跟費用有很大的顧慮,但沒有專業教練指導,可能無法精確看到身體問題點跟訓練對策,另外有外在約束力介入也能強化自己的意志。
設定幾個條件之後,各方尋覓「合理」的教練課方案:
- 地點|家裡或公司附近。(必經之路以外的位置都是增加交通時間成本)
- 時段|安排在上班前的早晨。下班時間有時難以掌握,晚上偶爾有講座或朋友聚餐,累積一天疲勞後很容易傾向鬆懈。
- 價位|$1,500 左右,除了上課時段也可以自由前往健身房自主訓練,不另外收取費用。
在不同健身房各自上了一次體驗課,篩選時段無法配合跟價位過高的選項,最後只有在公司不遠處的 ToDo Fitness 符合所有的條件。教練可以根據學員的時段彈性調整上課時間,上課外只要你願意就能使用場地,空間雖然不到寬敞,但因為只有學員才可以使用,目前還沒遇過擁擠的情況。
至於最重要的教練本身,我沒有刻意選擇性別,只要談話過程跟上課方式讓我感覺自在就好,上過幾次課就知道對方有沒有用心引導你、耐心鼓勵你、把健康實際的健身價值觀帶給你。
五、太天真了!我連好好走路都不會!
去年六月第一次正式上課,教練拿了一個沒有負重的槓子讓我深蹲,蹲了十下教練看不下去,「妳先不要拿槓好了,先練習怎麼站」該不會我連站姿都有問題?看鏡子才發現我的腰會習慣性往前彎、重心偏右,雙腳踏開的時候右腳都在前面,右肩也會低一邊。
接下來做弓箭步,還以為是很簡單的起立蹲下動作,結果做得亂七八糟⋯⋯右腳因為大腿後側肌肉比較有力,教練說做得比左腳標準很多,但左腳長期荒廢,下蹲會不自覺錯用到膝蓋的力。
第一堂課就是震撼教育,全身肌肉量極低、嚴重駝背、肩頸肌肉沾黏,平時就要有意識地調整站的方式和走路姿態。前期重心放在「矯正」,伸展緊繃的身體讓它恢復柔軟度。
兩個月之後,原本站姿前彎連手指頭都無法碰觸膝蓋(教練說我是他看過最誇張的案例)到可以輕鬆觸地,站立和坐下已經不會慣性駝背,每一次上課都更認識自己的身體。
教練說有些學員還是會有迷思在,認為上課一定要流到汗、碰到好幾種器具才稱得上是運動,身體柔軟度不佳就急著想負重,動作也無法做到位。等到胸部伸展足夠、背部肌力提升、握力到位,教練才讓我揹槓深蹲,這時候的深蹲就能在肩膀不內縮、腰部挺直、槓鈴保持左右平衡的情況下達到更好的動作品質。
六、越忙越要堅持運動,不運動的成本更大
八個月前的我一定想不到我會在早上八點準時出現在健身房,低溫又下雨的早上,還是咬牙耐著寒冷去運動,每次都一樣困難、但沒有一次是後悔的,運動確實讓我身體各方面都有了起色:
- 體態|改善駝背看起來更有精神,大腿出現些微曲線。
- 睡眠|更容易感覺到「睡飽」,早上起床痛苦度大減,不用依賴咖啡因。
- 腸胃|幾乎不再反胃腹瀉(除非吃壞東西),不用依賴藥物。
- 經痛|只有第 1~2 天下腹腫脹悶痛,不再痛到在床上哀嚎。
前兩個禮拜密集加班全力趕提案,到假日第一個想到的是:必需運動。在忙碌的非常時期,運動讓我從緊繃中釋放,回到相對穩定的狀態。
教練說不用追求動作的「速度和次數」,而是每一下都要把「品質」顧好,不能因為是最後幾下就懈怠。反思日常工作也一樣——不管是一天接近下班的時刻、一週接近假日的尾聲,手上任務的品質也不能掉。
結語
健身給我的不是肉眼可見的身形差異,反倒是賦予我——推翻「這我不太可能做得到」的自信、瀕臨極限還要說服自己「可以繼續撐下去」的意志、在漫漫過程中「用更長遠的目光來看現在」的耐心。
你可以不斷評估自己的每一步,但,不要忘記,這一步,是為了下一步,而就算這一步有點顛簸,那其實不應該影響你踏出下一步;或者說,你應該盡量不讓它影響你的下一步。所有的教練都會告訴你,這時候要運用你的核心力量,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好讓自己能夠持續不斷地前進。——《文案是…我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東西》
上班前的健身課是一種信心強化儀式,曾經這麼害怕的事情我都有辦法投入其中了,沒有理由不去接受生活的挑戰,畢竟我現在可是可以揹槓深蹲 30kg 的女子 😤
對於本文有任何建議、回饋、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也可以透過我的 Facebook 聯繫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