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的不完美|Blender 學習筆記 #3
8 min readJan 9, 2021
完成甜甜圈之後,這次來跟著 Keelan Jon 的教學做出書本跟學士帽,結構跟甜甜圈比起來好像單純很多,但每個階段還是運用到不少我在甜甜圈課程裡沒有應用到的功能。
建議先把甜甜圈前兩大部分課程看完,對 Edit Mode/Modifier/Render 有些基礎概念,不然在這部教學影片很有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搞懂這些模式的意義跟功能操作。最後嘗試用這次收穫的新技能,臨摹出第一個獨自做出來的作品!
前情提要 👉🏻 Blender 學習筆記 #1、Blender 學習筆記 #2
本文架構一、書本堆疊:Inset / Bevel Edges
二、學士帽本體:Bevel Modifier
三、學士帽繩子:Single Vert / Skin Modifier
四、色彩設定:Assign Material
五、環境設定:High Contrast
一、書本堆疊:Inset / Bevel Edges
- 1 書本雛形┃
S+Z
沿著 Z 軸壓扁立方體 →Ctrl+A
Apply Rotation & Scale 把目標物體的目前旋轉角度跟縮放比例作為新的基準 - 2 書本內頁┃
tab
進入 Edit Mode →3
切換成選取「面」→ 選擇其中三個側面 →I
(Inset) 把面縮小 →Alt+E
Extrude Faces along Normals 把面向內縮 - 3 書背弧形┃
2
切換成選取「線」→ 選擇書背上下兩個線段 →Ctrl+B
(Bevel Edges) 滑鼠滾輪往上增加線段數量 - 4 表面平滑┃
tab
回到 Object Mode → 右鍵 Shade Smooth → 在 Object Data Properties — Normals 勾選 Auto Smooth - 5 複製堆疊┃
Shift+D
複製書本 →Z
沿著 Z 軸移動 →R+Z
沿著 Z 軸旋轉
二、學士帽本體:Bevel Modifier
- 1 圓柱┃
Shift+A
新增 Cylinder →S
調整大小→G
調整位置 → 右鍵 Shade Smooth → 在 Object Data Properties — Normals 勾選 Auto Smooth →Shift+S
Cursor to Selected 把鼠標中心點設在中央 - 2 外圈┃
Shift+A
新增 Torus → 調整 Major Radius / Minor Radius →G
調整位置→ 右鍵 Shade Smooth → 在 Modifier Properties 新增 Subdivision Surface → Levels Viewport 參數調成 2 →Shift+D+Z
沿著 Z 軸複製一個外圈
- 3 設定圓柱中心點┃
tab
進入 Edit Mode →3
切換成選取「面」→ 選擇圓柱體的最上面 →Shift+S
Cursor to Selected 把鼠標中心點設在中央 →tab
回到 Object Mode - 4 帽頂平面┃
Shift+A
新增 Plane →S
調整大小 →tab
進入 Edit Mode →E
Extrude 增加厚度 →tab
回到 Object Mode →Ctrl+A
Apply Rotation & Scale → 在 Modifier Properties 新增 Bevel → 調整 Segments/Amount 參數 - 5 帽頂圓柱┃
Shift+A
新增 Cylinder →S+Shift+Z
沿著 X 軸和 Y 軸調整大小 → 右鍵 Shade Smooth → 在 Object Data Properties — Normals 勾選 Auto Smooth - 6 帽頂圓柱弧形┃
Ctrl+A
Apply Rotation & Scale →tab
進入 Edit Mode →2
切換成選取「線」→ 選取圓柱體最上面其中一個線段 → 連點兩下選取整圈線段 →Ctrl+B
(Bevel Edges) 製造圓弧效果 →tab
回到 Object Mode
三、學士帽繩子:Single Vert / Skin Modifier
- 1 外掛設定┃在
Edit — Preferences — Addons
搜尋Extra Objects
把它打勾 - 2 端點設定┃
Shift+A
新增 Single Vert : Add Single Vert→ 在 Modifier Properties 新增 Skin 再新增 Subdivision Surface →tab
進入 Edit Mode →Alt+Z
進入 X-Ray Mode →Ctrl+A
改變 Vertex 半徑 - 3 端點延伸┃
E+X
沿著 X 軸向外延伸 →E+Z
沿著 Z 軸向下延伸 → 調整繩子位置讓它貼近學士帽簷 → 選取轉彎處端點 →Ctrl+Shift+B
(Bevel Vertices) 製造圓角 → 選取起始端點 → 在 Skin Modifier 設定Mark Root
- 4 連接珠子┃選取末端端點 →
Shift+S
Cursor to Selected 把鼠標中心點設在中央 →tab
回到 Object Mode →Alt+Z
關閉 X-Ray Mode →Shift+A
新增 UV Sphere →S
調整大小 - 5 繩子末端┃重複一次「2 端點設定」步驟 → 選取末端端點 →
Ctrl+A
改變 Vertex 半徑 →G+Z
沿著 Z 軸向下拉長 → 選取起始端點 → 在 Skin Modifier 設定Mark Root
- 6 繩子平滑┃
tab
回到 Object Mode →Alt+Z
關閉 X-Ray Mode →(針對繩子本體跟末端)在 Modifier Properties — Subdivision Surface — Levels Viewport 參數調成 4 → Apply Skin Modifer → 右鍵 Shade Smooth
四、色彩設定:Assign Material
- 1 合併物體┃把有新增 Modifier 的物件都 Apply 上去 → 選取學士帽相關物件 →
Command + J
(Join Selected Objects) 合併 → 選取繩子相關物件 →Command + J
合併 - 2 學士帽上色┃切換到 Viewport Shading — Material Preview→ 在 Material Properties 新增 Material → 取名 “hat” → 設定 Base Color 跟 Roughness
- 3 書本上色┃在 Material Properties 新增 Material → 取名 “book” → 設定 Base Color 跟 Roughness
- 4 書頁上色┃
tab
進入 Edit Mode →3
切換成選取「面」→ 新增 Material → 取名 “page” → 設定 Base Color 跟 Roughness → 選擇書頁側面 → Assign - 5 另一個書本上色┃移除原先的 Material → 在 Material Properties 新增 Material → 取名 “book2” → 設定 Base Color 跟 Roughness → 重複一次「4 書頁上色」步驟
- 6 繩子上色┃在 Material Properties 新增 Material → 取名 “rope” → 設定 Base Color 跟 Roughness
- 7 珠子上色┃
tab
進入 Edit Mode → 選取珠子其中一個端點 →Ctrl+L
(Select Connected Mesh) 選取其他珠子相關端點 → 新增 Material → 取名 “bead” → 設定 Base Color 跟 Roughness → Assign
五、環境設定:High Contrast
- 1 光源┃新增三個光源形成三角形 → 在 Render Properties — Color Management — Look 設定成 High Contrast 讓色彩更鮮明 → 在 Object Data Properties — Light 設定 Power 跟 Radius 參數調整光影強度、設定 Color 調整光源色彩
- 2 鏡頭┃
N
開啟 Properties 設定 → 勾選 Camera to View → 調整攝影機位置 → 調整好後取消勾選 Camera to View - 3 渲染┃在 Render Properties — Render Engine 設定成 Cycles → 在 Render Properties — Sampling — Denoising 把 Render : NLM 打勾(去除雜訊) →
F12
Render → 完成啦~~~🥳
結語
來到第三篇 Blender 學習筆記,試著不倚靠教學影片臨摹簡單的場景(參考圖),應用這次學到的幾個重點技巧:
- 底座┃用
Shift+S
Cursor to Selected 重新設定新增物件時的起始點 - 錢幣┃和書本內頁是同樣的做法,把面縮小後向內縮
- 勾勾┃和繩子是同樣的作法,新增 vertex 後延伸線段
- 方塊┃新增 Bevel Modifier 製造導圓角
- 環境┃新增三個光源、設定 Hight Contrast 色彩設定
後續也會盡可能在看完一部影片之後,衍伸一個自主小練習來玩玩 😉
對於本文有任何建議、回饋、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也可以透過我的 Facebook 聯繫我 🙌🏻